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

发布时间: 2024-05-01 05:10:10  来源:天博app 

  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格外的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,强调“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教育培训全过程,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面”。习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。2020年,中央、国务院和教育部分别出台了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和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做全面部署和明确指导,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。高校是落实大学生劳动教育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的重要阵地,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是落实高校人才教育培训目标的必然要求。

  随着劳动教育有序开展,各高校在积极探索深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。当前,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教学内容陈旧、教学资源不足、教学形式单一、教学质量不过硬等问题。大学生劳动教育流于形式,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不高。部分高校将劳动教育课上成了网络课、生活实践课、实训实习课等,并未深度挖掘劳动教育的新内涵、新特点,无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,大学生中任旧存在不爱劳动、不会劳动、不懂劳动的现象,甚至有少数学生轻视体力劳动,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《意见》要求,全党全社会必须格外的重视,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。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应更新劳动教育内容、优化劳动教育资源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、探索劳动教育评价体系,为祖国培养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新时代有为青年。

  更新劳动教育内容。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教什么、怎么教,成为深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。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陈旧的问题,要一直更新劳动教育内容。在理论上,不仅要教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、中华民族勤劳美德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以及西方文化中优秀的劳动思想,还应拓宽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,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,把握劳动教育时代特征,满足大学生成长的实际的需求,强化生产性劳动、服务性劳动、公益性劳动以及蕴含科技、智能元素的新型劳动。注重劳动安全教育,强化劳动风险意识,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劳动实践活动有几率存在的风险,树立风险防范意识。在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突出价值观引导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劳动教育,激励大学生用实干与奉献报效祖国。

  优化劳动教育资源。优质的教育需要优质的资源,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吸收利用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,丰富劳动教育方式。一是深入发掘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劳动教育资源,如家风家训、名人名言、诗画歌赋、传统工艺等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,培养劳动情感,传承中华民族勤劳美德。二是充分的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,如实地体验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,深入企业事业单位感受劳动创造的动态过程,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劳动教育需求。三是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参加社会公益性、服务性劳动,或将劳动模范人物请进校园,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点亮劳动教育课堂,点燃大学生的奋斗热情。四是充分的利用学校特色资源、专业特色资源开展劳动教育,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。

  创新劳动教育路径。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应走出传统的实践课、实操课、实训课等浅层次的教育方式,从重视简单具体的劳动转向复杂性、创新性劳动,不停地改进革新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。一是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,编写劳育教学大纲,让大学生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深刻理解劳动创造历史、创造未来,劳动最光荣、奋斗最幸福的道理。二是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、思政课以及创新创业、职业规划、就业指导等课程,与学校、学科、专业特色相结合,在理论到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深化劳动教育。三是将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的兴趣特长、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相结合,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、“挑战杯”“三下乡”等活动为载体拓宽劳动教育路径。四是与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技术相呼应,将劳动教育融入高科技、互联网、智能化手段中,鼓励大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,突显劳动教育新内涵、新特点。

  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。劳动教育评价是引导劳动教育发展、发挥劳动教育价值、对问题进行反馈改进的有效策略。《纲要》指出,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。探索建立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,首先,要突出劳动素养评价。劳动教育具有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和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,应根据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、原则、内容要求和实践效果开展综合测评,突出劳动素质的养成。其次,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评价。全面客观地记录大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,对劳动教育过程进行监测,评判大学生劳动观念、劳动态度、劳动技能和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状况,把监测结果作为大学生评奖评优的依据、毕业升级的参考。其三,要设计涵盖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的劳动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,利用大数据、云平台、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对劳动教育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,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,对问题进行反馈和改进,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。